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金融业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深刻的转型机遇。中国政府强调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以应对经济增长中的挑战。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和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中国央行在外汇储备管理中不断探索和调整策略,近期其重启黄金购入模式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了32659亿美元,较10月末小幅增长48亿美元,增幅为0.15%。其中,黄金储备的增加尤为引人注目,11月末达到了7296万盎司,相较于10月末增加了16万盎司。这是央行在经过连续六个月的暂停增持后,首次恢复购金,这一举动传递出一系列重要的经济信号。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亚太地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定,但预计美国政策将在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后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影响本地区长期前景。
在 AI 浪潮重塑银行业的大背景下,招商银行在 AI 大模型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其经验为整个银行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尤其在中国,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养老金融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作为国有大型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建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致力于探索和创新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助力“老有所养”,推动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这一会议的核心内容为未来经济政策的定调,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国将在应对外部挑战与内部压力的过程中采取更加主动的经济调控措施。
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2月5日应约同对话法方牵头人、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部长阿尔芒举行视频通话,就近期中法经济财金合作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8日和9日在北京分别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金融业的每一次创新与突破,都将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新的动力。2024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榜的出炉,必将为行业树立标杆,激励更多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不断前行。
近年来,随着中非贸易关系的不断深化,非洲银行业在中国的布局愈加活跃。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非贸易额已达2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两地贸易的增长潜力,也成为非洲各大银行在中国设立分行的重要驱动力。
在美国经济持续展现韧性、通胀压力逐渐缓解的背景下,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未来依然充满变数。尽管特朗普在近期的采访中表示不考虑替换鲍威尔,但他对鲍威尔是否会辞职的回答却显得模棱两可。这一切都表明,鲍威尔在特朗普政府的任期内仍将面临挑战,但他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